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树立大食物观,利用好森林蕴含的食物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育好、保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向森林要食物,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持续开展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建设,广泛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统筹多途径、多方式造林,提升森林质量和蓄积总量,促进森林各类物种繁衍生息,维系生物种群绵延不绝。另一方面,要围绕林业提质增效,培育林产品优势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林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林产品,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优化森林产品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森林提供的很多食物不仅蕴含优质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很好的食药同源价值,市场需求大。随着人民群众膳食结构的改善升级,优化森林产品结构,向森林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之举。要根据人民群众食物需求变化趋势,不断优化森林产品结构,保障各类食物供给。
创新森林生物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我们要善于利用生物技术促进森林食物资源开发,提升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将“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在育种技术方面,可聚焦林果战略物种,拓展技术路径,进行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效率;在精深加工技术方面,引导龙头企业广泛引进现代加工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加快生物、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林产品实现多次加工、多次增值;在污染防治技术方面,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实现种养循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确保森林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产能可持续。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8日 09 版)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
意向区域: 全国